善悟尚勤 道艺兼收 再现书画家范国盈先生的艺术之路

时间:2018-01-30 11:46   来源: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营养科学分会   作者:admin   

  范国盈先生是我诸多书画界要好的朋友之一。他为人随和,亲和力强。在书画艺术曲折的道路上,他奋力拼搏,善于观察,道艺兼收。

  初识范国盈先生是2014年的秋天。那天早晨,在宋庄开画廊的朋友邀我去荣宝斋画院看画展。在画展多如小卖部开业的当今,本不想跑那么多闲路,但考虑能在“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的荣宝斋画院内部举办个展,必有其可观之处,还是去了。

  展厅分A、B两区,是古朴秀丽的荣宝斋画院的画廊,足有近500米。范国盈先生的书画作品大到丈八巨幅,小到盈尺小品;有上墙的“条屏”,又有展柜中的“长卷”;布满了整个画廊。统观作品,书法优于国画:其书法,不论榜书还是小楷都好像信手拈来却不失传统;其大写意花鸟画线条则略显生硬。细心看之,许多绘画作品之笔法、墨法和章法都好似有历史上诸多写意花鸟画大师的东西。“是不是临摹痕迹太重了?”我性格使然,不经意间竟说出了口。“范国盈是我们画院的学员,画院要求从传统入手,尽量少画自己的东西。”一位观展的画院老师回答了我。“那他收获不小,”我似乎感觉到了范国盈的善悟之能。当朋友告诉我“今天展出的作品是画展主人在一年内所创作”时,我开始敬佩范国盈的勤奋之力。画展《前言》是范国盈自己写的一篇散文——《在荣宝斋画院重温学生时光》。文笔之精练,语言之朴实,求学之严谨跃然纸上。尤其是当知道他是一名年近60岁的基层警察时,令我肃然起敬。于是有了结识的强烈愿望。再于是,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范国盈生于华北平原的农村。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早逝,他和姐姐跟着爷爷在村里长大。村民大多姓范,据说系范仲淹后人,近祖却无文化显贵。引导他走上书画之路的是他的祖父。老人家没有上过学,却是乡亲们眼中的“文化人”、“书法家”。范国盈开始上小学用的是石笔石板,爷爷的几支毛笔深深的吸引着他,便偷偷地蘸着水在砖墙上写写画画。父亲知道后,便找来过期的《红旗》杂志让他练字,还买了颜真卿的《多宝塔》和柳公权的《玄秘塔》字帖,引导其走“正道”。

  就这样,“大仿”伴随他度过了小学中学的时光。1978年已经高中毕业四年多的他以优异的考试成绩成为河北省公安学校的首届学生。两年中,在废旧报纸练习书法成了他的“课外课”。毕业后,范国盈被分配到了异常繁杂、艰辛和危险公安机关最基层,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的书画梦想也紧紧萦绕心头三十多。


  范国盈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特殊环境、特殊条件、特殊的路径造就了他坚忍不拔、善于思考、勤奋刻苦和精益求精的特殊性格。为了书画,他几次放弃仕途升迁的机遇;为了书画,他零时前从不休息;为了书画,他戒了烟忌了酒,把业余时间全部用于了他钟爱的书画艺术。即使出差之机,他也忙里偷闲,参观展览、览学碑刻和拜访书画同道。眼观心悟手追,博采广撷,苦心孤诣。他几十年如一日,临习了大量古人碑帖和前人画作,仅米芾的《梅花赋》一练就是四年。

  在书法方面,他以颜楷、魏碑为骨架,以“二王”和米芾行书为动姿,创造出他特有的雄浑大气、潇洒舒朗、雅俗共赏的行楷榜书,深受大众的喜爱;写小字他取法王羲之和赵孟頫,加入魏碑元素,使其清秀中兼有拙雅。为使书法艺术为时代服务,他把歌颂公安事业、描写民警性情的格言、警句编写成小诗,作为书法内容,以体现民警豪爽义气、剑胆琴心的精神特质。临摹法书是一件异常枯燥的过程,他却近乎着迷,在程式化的传承中寻求突破。几十年的艺术积淀和个人的情感创意,演绎了书法“无行的舞、无图的画”的形意之美。


  2012年范国盈有缘与全国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陈传席一起搞笔会。陈老师说范先生的字“大气厚重,显示了深厚的功力,既有古法,又有现代气息”。

  范国盈画国画是从用铅笔画样板戏的英雄人物开始的。以后受个人性格和工作职业的影响,主攻写意花鸟。工作中,他画了大量的写意竹荷用以描绘“出污泥而不染”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人民卫士”的高贵情操。 特别是到荣宝斋画院师从我国著名写意花鸟画导师郭石夫以来,范国盈尊从师教,放弃原来的习惯画法,潜心系统临习徐渭、陈淳、八大、吴昌硕和齐白石等古贤的墨法、笔法和章法。2014年秋天,职业书画仅一年的他便在荣宝斋画院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其导师郭石夫先生虽年近七旬,还是逐幅观看了爱徒的作品。郭老兴奋地说“没想到小范画了这么多,也没想到进步这么快。”当即为范国盈的两幅长卷题跋。兴奋之余郭老特意嘱咐爱徒“要多读书,要善于观察”。


  自那以后,范国盈用功更加勤奋,在荣宝斋画院,一天三“上班”,甚至得了肺炎,上午输液,下午又进了画室;他作画更加用脑,临摹古画,总是兼收众家之长,在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和形似与神似的关系上问上几个为什么;他触觉更加拓展;不画工笔,却画了大量的写生线描画稿,虽然仅画写意花鸟,荣宝斋画院的每节“大课”却几乎都要听;他读书更加广泛,成了国家图书馆的“常客”,平时总保持借三册书(最高限)回家阅读,从儒释道理论到诗词歌赋,从中国书画史学到书画理论,都广学博览;他视野更加开阔,专门到全国花鸟画名校天津美院向霍春阳先生等名家学习小写意。不论生活在北京还是客居珠海,他都挤时间深入大自然,深入了解和探讨花鸟的物态、物象和物理的关系。

  高古的取法,科学的写生,良好的修养加上善思和勤奋,范国盈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国画艺术新天地:墨色明快而不失丰富,用笔沉着而不失灵动,造型意赅而不失准确,禽鸟简捷而不失情趣。他敢用重墨,每幅作品都用鲜亮的墨块或墨线以提神;他惯于造势,枝干藤曼曲直多变而整体走向明朗有序;他精于留白,不论大作小品,只要禽鸟(主角)登场,就有足够的“舞台”;他善处关系,花叶之间、花鸟之间、鸟鸟之间总能共生共鸣于一个和谐的画面。梅、兰、竹、菊、松、荷花、紫藤、牡丹、红叶、玉兰和百合等老百姓喜欢的花草在他的笔下都是大胆着墨,大块留白,却又枝繁叶茂;八哥、雄鸡、麻雀、燕子、喜鹊、苍鹭、仙鹤和白头翁等寓意吉祥的禽鸟都能在他的纸上跳跃飞翔、欢歌调情却又不失传统。他画的《百鸡图》动态各异、虚实兼备、情趣天成;他画牡丹,大写意、小写意、多品种都能挥洒自如;他画梅花,枝干遒劲、开合有度、花姿多态。


  读书多了,书画时间久了,范国盈对书画理论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他用笨拙的“一指禅”敲打出《书法艺术要为时代发展服务》、《榜书艺术的欣赏与创作》、《浅议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笔法》和《中国书法十忧》等十几篇理论文章,以及《在荣宝斋画院重温学生时光》等散文。特别是根据书法艺术与中国社会进程的关系,把书法艺术划分为“书法艺术孕育形成期”、“书法普及和书法艺术成熟期”、“书法实用功能衰减和纯艺术功能上升期”三个历史阶段。洋洋两万言,详尽阐述了从劳苦大众造字,到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的成熟过程;从墨刑黥面、墨绳割木、墨龟占卜等墨品行为,到千年科举制度客观上把书法艺术“制度化”、“法律化”而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动力;从微机诞生和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对书法颠覆性的冲击,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的预见前瞻。论点鲜明,论述得法,论据详实,逻辑严谨,得到了书法理论界的广泛认同与好评。这些理论文章分别刊登在《书法报》、《人民公安报》、《公安书法动态》、《美术研究》等专业报刊或地方报刊。

      为使作品更具个人特色、更具时代性,他写了70多首五言诗和七言诗,用于书法创作和为画作题款。例如,在他离开心爱的警察岗位时写的《离岗有感》:“黄丑夜晚少睡眠,尚思秋收驾巨辕。清晨主人收缰辔,方知年迈必赴闲。刍返草料千般味,眸回车犁万重关。不闻鞭声再奋起,没有麦田耕砚田”。既概括了警察职业的甜酸苦辣“千般味”和急难险重“万重关”,又写出了献身“砚田”的“再奋起”精神。2015年8月1日,他去慰问武警官兵,当场画了一幅四尺整张的梅花。题款时他写道:世上逢节多玩耍,唯有“八一”堪歌夸。三军将士流血汗,献枝梅花消暑夏。社会习俗、军人奉献、行动目的和画家心情跃然纸上,与圣洁的梅花相得益彰。这不正是石涛先生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的现实体现吗?


     翻阅范国盈先生的书画集,仿佛在阅读一本描写丰富阅历人物的传记小说;欣赏他的作品,会感觉到主人内心追求的宽博、酣畅、跃动和情趣之美;阅读他的文章,会惊讶一位基层民警为书画艺术的不懈求索。


     善悟尚勤,道艺兼收。范国盈先生目前是荣宝斋画院郭石夫花鸟画工作室画家,河北公安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北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全国公安书画网艺术总监。书画圈的事情虽然很多,但他非常热心公益事业,曾五十多次为灾区和贫困学生捐献书画作品,2016年11 月28日,在珠海举办的公益助教活动中,他的两幅作品就筹集善款13、8万元。


  诚然,范国盈先生的书画艺术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水平。但我相信他会在书画艺术的大道上会走得更快更远。正如他自己所说:“中国书画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我将永远攀登在路上。”





 
 
  作者:米根效 ,主任记者、 中国传媒联合网总编、全国著名媒体工作者、文化部中乡协文化产业部主任、书画艺术评论家。
分享到6.7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