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文化追根溯源之我见

时间:2016-04-23 15:53   来源:中国人生科学学会营养科学分会   作者:2015-08-04 10:54:36   

 

 中国民族文化网8月4日讯 孝是什么?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阐释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辞海》注释: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
 
  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盛行千年,屹立不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孝思想最初源于父系社会,“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文,造字之初是由“老”和“子”组成,后来文字发展演变,“老”字下半部分简化了,最初寓意是孩子小时候,父母在上面为孩子遮风挡雨,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孝”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似树的形状,隐含追根之意,在中国人眼中,根即是父母祖国。
 
  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书曰:“‘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汉字“教”就由“孝”和“文”字组成,可见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中国古代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说:“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西方黑格尔在研究中国古文化时也曾说:“中国纯粹是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自己看作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也是国家的儿女。”
 
  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特征鲜明的。古人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之感人孝教,还有数不胜数的孝学著作,典型人物。古代君王也不乏以孝治天下的典范之君。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当晋武帝被李密与祖母的感情所打动,被李密的孝心所打动时,必有不少人也深深为之感叹,所以不仅仅是因为晋武帝以孝治天下,实在是因为真情孝道所感!我们尚且不管评论家们分析的李密是借口也好是真情也罢,但李密与祖母的感情确确实实让我们泪流,让我们心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兄友弟恭,班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和谐社会之所以和谐,原因无非是一个孝字,孝即感恩,孝即博爱。
 
  孝德教育是个人道德品质养成的起步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积小德何以成大德?爱家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等高尚品德就要从点滴抓起,从孩提培养。
 
  人生之恩莫大于父母养育之恩,对父母缺乏感恩之人,我们很难指望他会对国家社会怀有感恩之心,很难看到他对社会有益。所以孝德教育,孝德传承尤为重要,社会经济越发展,孝德弘扬越有必要。
 
  比尔盖茨曾经说:一生中最不能等待的是为父母多做一些事情。现代社会我们看了太多的儿女忘记爹娘,学生忘记老师,看了太多的以暴制暴,未成年的学生互殴甚至走上不归路,大到新近的大师王林与弟子邹勇,小到我们身边孩子们无意的一句咒骂,大到我们所尊敬的清官突然被查处贪污腐败,小到我们的孩子上学也要请客吃饭,当种种不良现象充斥我们的生活,我们如何面对?当声声讨伐如雷在耳,我们该有何行动?
 
  作为孝德文化积淀深厚的红色安平,丝网之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时崛起了一批崇尚孝德,弘扬孝心,践行孝德的爱心人士,他们依托安平特有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孝文化资源,把古代孝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相结合,以孝文化为切入点,涵养正气,举办各类孝文化传播活动,“书法养正群”队伍不断扩大,在曲士雄老师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在参与,践行孝德不再是一种口号,而是身体力行,安之秀十字绣百善绣品赠孝子活动也即将拉开帷幕。
 
  我们憧憬,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整个安平会是繁花似锦,而孝德则是其中最美丽的一枝!(魏倩)

责任编辑:北宗文东

 

分享到6.79K